让“新建停车场该不该收费”的讨论发生

发布日期:2023-11-25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核心提示:停车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问题。缓解停车难,既要靠建,也要靠管。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的意义更甚于建,因为其中更蕴藏
停车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问题。缓解停车难,既要靠“建”,也要靠“管”。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的意义更甚于“建”,因为其中更蕴藏着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

这两天,小北现场探访了顶山街道新建成的大新嘉苑停车场,这座提供了240余个车位的新停车场,将有效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的问题。本是一件民生实事,但评论区里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收费的有啥可宣扬的,不过是商业模式罢了。”

点赞这条留言的人不在少数。看得出来,大家对于“免费”是有期待的。这份期待当然没有问题,它承载的是对一种更低成本生活方式的诉求,是一种朴实的民生期盼。

不过,这份期盼如果落地,可能会导致在“管”的环节上出现漏洞,就如评论区里的另一种声音所言: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其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如果停车场不收费,一定会有大量“僵尸车”停放于此,导致有临停需求的人还是没车位停。

两种声音,各有不同的考虑角度,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与错。但有一些场景,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目睹过:汽车美容装饰店营业主,会将自家门口的公共车位占为己有;二手车商将免费停车场作为“仓库”,挤压了周边居民的停车空间。这些问题在当下很难规避,根治的难度很大。

如果因为“免费”而造成资源的错乱配置,这无疑与缓解停车难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所以,当我们聊“新建停车场该不该收费”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对于它是“民生实事”抑或是“商业模式”的判断,而是在聊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到底在哪里。


拆解“治理”二字,既有“治”的策略,也有“理”的逻辑,它是塑造城市形象、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题中之义,根本就在于解决好民生诉求、处理好问题矛盾。换句话说,“以人为本”一定是核心方向。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有“初心为民”的理想,同样也要有足够的全局思维。社会治理没有“标准答案”,它需要以更长远的视角去惠及最广大群众的受益问题,它所追求的不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兼顾,而是一种总体平衡。

以大新嘉苑停车场为例,收费标准是白天2元/小时,夜间1元/小时,如果采取包月停车的模式,费用则是130元/月。这个价格如何?不妨以小区停车费作为参考:新建住宅小区车位租赁车位价格在300元左右,一些老旧小区车位的租赁价格相对便宜,在100元至200元之间,但却未必能租到。

在不给百姓增加过重经济负担的基础上,方便了周边居民,也有效过滤掉“僵尸车”……新建的收费停车场与“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并不冲突,反倒是一种政府职能与百姓参与的双向作用力的结果呈现。

当然,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去倾听民意和优化服务。比如,近年来新区对早餐摊位的整治出新就是生动案例:没有简单地直接取缔,而是转变思路,设置统一的早餐点位,进行统一的秩序维护和卫生管理,既不影响经营户的收入,也不给周边居民制造人为不便,还优化了交通路况,一举多得。

往前多想一道,用心思考每一环,也许便能找到社会治理的更优解。治理有规章制度,同样有人情温度。唯有制度加温度,社会治理才更有力度,最终换来的是城市美誉度,是城市核心的隐形资产。

民生无小事。哪怕只是评论区的一句吐槽,在小北看来,也值得被好好说道。因为评论区的每一种热烈讨论,也是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多一种声音,其实是多了一种对于对新闻事件的思考角度和维度。

所谓“评论区里有魔力”,魔力在于不同人生阅历下总能诞生各式各样的真知灼见,更在于倾听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力量源泉。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