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明确指出,未来上海市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充电为主,换电为辅,换电重点在出租车等领域高水平应用,充电以自(专)用充电为主、社会公用补电为辅。
《意见》还提出,其主要目标是形成适度超前的城市充电网络,到2025年,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全市车桩比不高于2∶1。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截至2021年底,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62万辆;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50万个,全市车桩比约为1.3∶1。
根据《意见》目标,到2025年,上海市充电桩将超250万个,仍有较大增长空间(200万个),目前上海市充电网络是符合上述车桩比要求的。
相比充电,换电则是近两年被各项政策重新提上日程的补能模式。对于换电模式,《意见》中除上述提到的重点在出租车等领域应用外,其还指出要“力争实现不同车型间的共享。”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升,以及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涉足换电的车企众多,如蔚来汽车、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等,但均处于服务互不相通的状态。而目前换电站投入成本很高,缺少行业标准无疑限制了换电行业的规模化和可持续的发展。
《意见》指出,要探索优势领域换电服务共享模式。加快制定换电车型、换电设备、换电场站建设等地方标准,打破换电技术跨品牌、跨车型应用壁垒,推动在专用车辆和乘用车等主要应用领域形成统一的换电标准。加强技术攻关,围绕港口、物流、环卫等短途、高利用率场景,研究布局专用车辆共享换电站。探索城市内部出租车、网约车与私家车共享换电模式,鼓励充换电一体化共享场站建设。
具体实施方面,在《意见》政策问答中提及,以市级平台为枢纽,对接企业平台,强化对设施的两极管控,提升互联互通能力。
吉利汽车旗下换电出行合资公司睿蓝汽车向记者指出,换电业务能否达到足够的规模来支撑换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整个换电行业都需要面临的难题,吉利汽车也在从换电行业的顶层设计切入,依据自身在车型平台方面的技术积累,为整个换电领域提供一套换电产品标准,但统一标准的实现需要一段过程。
对于充电、换电的关系,睿蓝汽车则表示,这是两种重要的补能方式,并非零和博弈,而是需要共同结合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解决方案和重要的补能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