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来电打造多场景驻地类充电站解决方案

发布日期:2024-03-15  来源:特来电资讯

核心提示:特来电通过与全国各地合伙人共建、投建充电站,聚焦驻地充电,凭借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为客户带来多样化定制化的驻地站充电解决方案,致力构建愉悦的充电体验。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私家车逐渐成为电动汽车增长的主力军,相较于大型公共充电站,小区、园区等驻地类充电站将成为未来充电的重要场景。而随着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在社区、园区、写字楼等驻地建设充电配套设施,正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点。

特来电通过与全国各地合伙人共建、投建充电站,聚焦驻地充电,凭借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为客户带来多样化定制化的驻地站充电解决方案,致力构建愉悦的充电体验。目前,特来电针对驻地站场景的多样化充电生态解决方案,已开始批量化推广,并被用户广泛认可。

社区驻地站:将安全可靠放在首位

老旧小气整体规划开发早、电容量不足,次新小区没有合理规划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车位。后期陆续入住时,就会出现小区内及周边地区充电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居民充电需要去工作地或较远的充电站,耗时较长且车位紧张等情况的问题。

特来电以“统建统服”的模式在社区推广充电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充电难的实际问题,更是以两层安全防护体系做好安全防护,搭建社区用电安全防火墙,保障社区居民的充电安全。青岛居民小区午山馨苑充电站,在公共车位配套建设充电桩,通过有序充电技术调控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和时间,满足小区内新能源汽车的循环补电需求,解决无产权车位导致的充电难的问题。

0315(18)

天津河北区靖江东里小区充电站,特来电对小区停车位重新规划,改造并建设14个交流慢充桩,切实解决了居民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题。并联合居委会和车主自治,油电车分区停放,逐步形成良好的停车充电秩序。

园区驻地站:低碳减排且受员工欢迎

园区驻地站充电的特点是以私家车和办公用车为主,停放时间一般超过4小时,这种场景下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优势就显现出来。投入成本低,输出功率低,便于调度,施工简单,但是能够带来的效果却极其显著。

面向园区场景,特来电研发的“充电型微电网”产品——特微网。通过微网箱变、光伏雨棚、充电终端多个部分合成,不仅100%消纳光伏发出的新能源电,还能借助电动汽车电池的移动储能和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储能资源,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无序性。

广州台山冠联五金微网站,配套建设场站规模光伏71.5kWp,终端数30个。主要服务对象为园区内职工车辆,通过提高园区自助发电比例,降低对电网的购电依赖,解决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职工充电难题,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杭州初灵数据大厦充电站位于互联网小镇核心地带,采用智能群充系统+“特惠充”轮充产品体系,为园区内部员工及来访客户提供充电服务,满足员工上班充电,下班满电的充电需求。

企事业写字楼驻地站:保障有序充电是关键

针对写字楼等驻地站充电场景的充电产品,是电容受限场景下的低功率直流或交流产品,能够智能调配输出功率,实现有效的负荷约束,满足多车充电的需求,提升充电经济效益,降低使用成本。

特来电从产品出发,提出了“特惠充”解决方案。采用功率分时共享的理念,可根据车辆不同的SOC值,车辆到来的先后顺序,结合实时电价进行智能调度智慧充电,让车主的充电更安心、更放心、更经济。
0318(19)

东莞松山湖林润智谷车库充电站,采用特惠充+交流充电桩的建设模式,配套的12个终端,实现功率池共享,不仅大幅提升充电效率,还能节省电力资源,解决了写字楼停车和充电的难题。

济南历下区逸家大厦充电站,配置了1套5个终端的特惠充产品和3台“征程”7kW交流充电设备,通过创新差异化的高质量充电服务,解决了上班群体利用上班时间补电的迫切需求,为园区提供了全新充电服务载体。

新产品特充放:激发驻地站充电活力

2024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对新能源汽车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做了相应的规划,有力支撑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车网互动”正式提上日程。

根据驻地站充电的特点,业界普遍认为,最佳的充放电场景是驻地站充电站,在此场景下,车辆的行驶里程短,停放时间长,新能源车主可以选择在家里充电、在办公时间放电,在工作时间、办事间隙顺便就可以参与充放电,大大提高用户对车网互动的积极性。

特来电最新研发的特充放小功率直流共享充放电机产品,在原有特惠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增加了放电功能。实现用电低谷时段轮流充电、高峰时段轮流放电,利用峰谷电价差获得收益,让新能源车主开车不花钱,还能赚钱。特充电产品的上市,通过经济可靠的充放电产品,把规模化的充放电场景变为普遍现实。

驻地充电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特来电将以更加成熟的技术方案,拓展驻地类充电站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发挥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属性,推动车网互动政策有效实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