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宗旗:《2021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发布

发布日期:2021-12-14
核心提示:【运营商大会】仝宗旗:《2021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发布


12月1-2日,由充换电百人会、中国充电桩网联合主办,上海贺励展览有限公司、深圳百人会产业研究院承办的2021中国国际充电桩运营商大会(简称金砖充电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福田区)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聚焦新运营、拓展新市场”为主题,既有政府领导高屋建瓴的讲演,也有企业细致入微的分析,还有行业专家为市场发展提出的设想与方案,采用“会议论坛+展览展示+体验营销“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多项重点活动同期同地举办,充分协同联动,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出席
论坛并带来——《2021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发布,以下为演讲实录:    

 

仝宗旗: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正式发布《2021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仝宗旗

 

首先说一下背景,从去年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从B端逐渐向C端倾斜,不同的用户群体,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等行为习惯不同,基于此方面考虑,我们联合企业一起编制了分析报告,即白皮书。

 

从2020年来看,我国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的30.9%,居全球第一。在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9%,实现双碳目标,交通领域碳排放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

    

到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670万辆,目前已突破70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截止9月保有量达到222.3万台,1-9月的增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上升,充电基础设施的增量也在急剧上升。在国家层面,今年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联合起草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在九部委联合会签,预计今年内会正式发布。实施意见里提到,要加大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同时也鼓励充电运营企业通过新建、改建、扩容、迁移等方式,逐步提高快充桩的占比(指公共充电领域)。

    

在公共充电桩里,公用桩占比超过75%,建设速度远超专用桩。在此解释一下概念,公用桩是指完全面向社会车辆服务的公共充电桩;专用桩是指面向部分特定社会车辆服务的公共充电桩,比如学校、政府、集团内部的桩,只是针对部分车辆开放。在公共类充电桩中,可以看到公用桩的占比很大,1-9月的增量较去年同期增长92.9%,远高于专用桩的增速。

    

开展用户充电行为研究,是我们优化充电网络布局,改善运营服务质量,完善产品功能设计的重要途径。包括充电网络建设侧,通过用户充电的特征、充电的场景以及需求,我们会指导政府、运营商合理规划公共充电网络的建设。关于充电运营服务侧,基于用户反映的问题,包括上午开迈斯的王总,也是以用户为出发点做了一些私家车主行为的分析,和联盟做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基本是一致的,主要也是针对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最后肯定会反映到产品设计上。

    

如果大家对白皮书有兴趣,可以通过邮箱申请,会免费给大家邮寄纸质版的报告。


这次报告的内容,我们主要聚焦公用充电桩用户,充电行为特征分为九个方面,包括单次充电、快慢充的特征、功率、跨运营商、跨城市、跨场站充电等行为习惯。在用户充电满意度上,我们也分析了6个方面,包括用户使用体验、充电功能完善性、APP展示等等。


用户充电行为方面研究概况:

    

(1)充电时段特征。用户充电的主高峰为下午的3点到5点,次高峰在午后的12点到14点,第三高峰为晚上的11点到凌晨1点。同时,用户的充电特征也与快慢充的方式、用户的类型、冬夏季的气温、南北方地域差异以及各地收费机制有关,我们做的是2020年6月-2021年5月,近12个月数据分析。

    

(2)单次充电特征。用户平均单次充电量25.2度,平均单次充电时长49.9分钟,平均单次充电金额24.5元,日充电1.2次。分快慢充来看,快充桩平均单次充电量比慢充桩高4.8度,用户使用快充更偏向于满充,慢充更偏向于浅充。用户单次充电特征与不同类型的用户对时间敏感度、南北方气候差异等因素有关。

    

(3)快、慢充使用特征。在公用充电领域,快充桩的充电速度快,有超过99.3%的用户首选快充桩。其实与我们目前在公共充电桩领域快充桩和慢充桩的建设比例是不匹配的,目前公用充电桩领域,我们快充桩的建设占37.4%,但99.3%的用户在用37.4%的桩进行充电。

    

(4)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大功率充电设施更符合用户使用偏好,超过87%的用户倾向使用120kW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充电。

    

(5)充电场所选择特征。用户更倾向选择免停车费的,或者是通行压力比较小,有配套设施的充电场站进行充电,97.5%的用户倾向于选择免费的停车场,其中限时免费停车的充电场站用户选择率居首位。60.4%的用户倾向于选择11-30把充电枪的场站,排队等待时间会缩短,通行压力也比较小。综合用户选择和建设情况来看,用户还是偏好有配套设施的,毕竟大家在充电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是有长期等待焦虑的。

    

(6)跨运营商充电特征。从12个月的数据来看,近87%的用户有跨运营商充电行为,平均跨6家运营商,其中跨10家以上运营商用户超过13%,网约车占比最高,最多达到50家跨越,私家车跨运营商比例最低。

    

(7)用户跨场站充电特征。超过95%的用户具有跨产充电行为,平均跨站14座,其中跨40座以上的充电场站用户超过5%。网约车的跨站用户占比最高,商用车跨站数量最多达到162座,私家车跨站用户比例相对最低。

    

(8)用户跨城市充电特征。19.9%的用户具有跨城充电行为,平均跨城3个,其中跨2个城市的用户居多,跨4个以上城市的用户达到10%。商用车因为城际快/货运需求,跨城用户占比最高,私家车因休息日及节假日出城旅游需求,跨城用户占比超20%。对私家车主来讲,大部分用户还是在城市内出行。

    

(9)充电前后车辆SOC特征。超过70%的用户选择在SOC低于30%时开始充电,高于80%的时候停止充电,另外30%的用户是随停随充,随走随拔。


 

在用户充电满意度方面,总体上,超过半成的用户对充电较满意。

 

(1)约70%的用户对充电使用体验,App显示的准确性,包括充电功能的完善性上持满意态度。近65%的用户对充电安全、稳定性持满意态度,对场站的充电安全监管较为认可。约55%的用户对充电网络建设完善性、充电场站的管理持满意态度,较其他评价维度来看,满意度略低,场站的建设和管理,后续还是亟待提升的。

    

(2)充电使用体验。71.6%的用户表示满意,5.6%的用户不满意,不满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硬件故障、过程体验以及配套设施三方面。

    

(3)充电App信息展示清晰准确性。71.8%的用户表示满意,不满意的用户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覆盖度不高、营销规则不明确这两方面。

    

(4)充电功能完善性。69.5%的用户表示满意,不满意的用户,其中亟待提升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充电故障自检以及充电预约这两个功能上。

    

(5)充电安全与稳定性。64.8%的用户表示满意,不满意的用户问题主要集中在场站周边缺少安全设备和充电中途的意外断电。

    

(6)充电网络建设完善性。54.6%的用户表示满意,14.4%用户表示不满意,主要问题集中在快慢充的配建比例与需求不匹配、场站建设环境不佳和缺少配套设施这三方面。

    

(7)充电场站管理。57.2%的用户满意,13%的用户不满意,主要问题像燃油车占位,这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包括充电设备缺乏维护、场站环境脏乱等三方面。其实这三方面我们看到,在个别城市已经有所好转了,后续也需要我们的运营商、地方政府关注。

    

最后,我们提出六点发展建议。

 

第一,优化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之前我也讲过,在“十三五”期间,充电基础设施解决了从0到1、从无到有的问题,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希望从1变成2,精细化运营,合理布局。关于跑马圈地这方面,我觉得在大部分城市,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接下来运营商应该把更多关注点放在服务上,提升用户的服务,以用户为核心,提升不同类型的车主、不同类型车辆的用车服务。

    

第二,提升充电设施运维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监管。我们能看到,随着不同的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越来越关注充电桩的安全性,包括充电场站的安全监管。在国家层面上,刚才提到5月20日的《实施意见》里,也会把安全监管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关注的部分。

    

第三,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助力碳中和。现在传统的能源行业中石油、中石化,也开始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新能源行业,包括传统能源行业,以及其他的光伏、储能等等,怎么跨界融合?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在探索做这方面的实践。

    

第四,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形成能源补给“一张网”。我的理解,这不是全国的一张网,因为全国形成一张网比较困难,更多是局部地区,或者某一个省、某一个市在自己本市或本省内形成一张网,或者一定区域内的一张网。

    

第五,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在广州车展,包括今年的上海车展,很多车企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大多在L2以上,随着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充电技术也在跟着往前迭代,包括今天参展的企业,也有无线充电、充电机器人、充电臂等,有很多不同自动充电技术在逐渐应用,可能离商业化的量产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但现在已经有企业在先行先试,做示范站。

    

第六,多业态融合共建,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充电服务生态。我们现在看到做得比较好的充电场站,已经不是简单的为车主提供充电服务,还有便利店、休息室、自助洗车及其他的附加价值。最终我们的运营商要精细化定位充电场站周边,覆盖的是5公里还是10公里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车主,他们的充电行为习惯、出行方式,来提供场站的配套,除了充电以外,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打造自己的增值服务。

    

我们白皮书的内容概述如上,后续大家如对白皮书感兴趣,可以下载完整版的书籍,之后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私下再详细交流。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仅作为参考资料,请勿转载!)

 



阅读推荐

Reading Recommendation

换电产业大会

2021中国国际换电模式产业大会1

活动咨询

展位预定

 郁海达

咨询电话

 13916807556(同微信)

公司邮箱

 sina@heliexpo.cn


 
 
[ 展会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