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光--《分布式强配的商业模式及产品》

发布日期:2022-08-23

核心提示:搜索复制8月22-24日,由充换电百人会、中国充电桩网、中国风光储网、联联充电、国家电投融和元储、充电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上海
 
 
 
8月22-24日,由充换电百人会、中国充电桩网、中国风光储网、联联充电、国家电投&融和元储、充电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上海贺励展览有限公司、上海贺励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中国国际光储充产业大会&2022中国国际社区充电产业大会,简称:金砖光储充论坛&金砖社区充电论坛在常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顺利召开。本届大会设置“论坛峰会+展示台展示”,既有企业细致入微的分析,也有行业专家为市场发展提出的设想与方案,助力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积极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杨晓光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分布式强配的商业模式及产品》 。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晓光:储能的同行、从业储能的人:上午好!
    弘正是储能的新兵,但是我们希望在快速往前走的路上,走到一个“新兵老人”。我今天讲的主题是光储能这方面讲得不多的,目前为止在分布式强配这个领域,它有很多的点需要我们思考,“光储充”也好,相关的场景也罢,本身避不开的。
    第一,背景。
    分布式强配政策我稍微梳理了一下,每天政策都在源源不断地出来。原来我们听到光伏电站、风场做“强配”,大家觉得“强配”的政策带来了一堆成本。实际上我们在电站类的强配(项目),目前为止因为它产生的价值有限,这个成本无法疏导,大家谈“储”色变。
    分布式电站或者分布式强配的政策目前陆陆续续出台了很多。这些政策仔细思考的话,其实有很多点可以为我们所用,有可能我们的强配未来会带来另外一种价值的体现。
    强配政策以来,建筑领域像碳中和相关的政策也是在“双碳”背景下,大家对相关政策也进行了梳理。如图是碳中和建筑评价导则,像绿色建筑、星级建筑是一样的。如图,建筑负荷调节能力已经提到了储能调峰,储能不管是从原来的绿色交通体系,还是光伏厂站或者风场体系能做很好的互动以外,未来跟新建的建筑和存量建筑都有很多的交叉。
    我们有一个判断,也是大家共同的判断。2022年可能是单独光伏并网的最后一年,光伏与储能携手进入分布式“光储”时代,结合绿色交通很贴合今天的主题“光储充”的概念。目前为止,这几个板块在能源这个地方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也是我们能坐到一起的主要原因。
    有一个感慨,我做光伏做了十多年,那时候从其他行业转到光伏的,还是专职于做光伏的,2014年是很重要的节点,2014年光伏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后来这里面涉及到渠道端的产品也耳熟能详。目前为止,我们的户用光伏或者小型微电网的光伏,现在来看都没有什么疑虑,跟单独的产业充电桩也是一样的。
    储能与光伏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价值的各个属性,原来认为的储能很多情况下是做了平衡的概念。之前的平衡很少有价值体现,我们的补贴都放在了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充电上。除了各个地方有些补贴以外,全国层面还没有补贴。未来我们要把这块价值体现出来的时候,可能会给我们“光储充”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进步,反过来有可能是一个助推。
    第二,强配储能的认识。
    抛砖引玉,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未来像欧洲、德国,光伏和储能已经强配了,户用里面也强配了。强配的概念是不是跟原来的强配概念是一个概念?大家可以深度考虑一下。大家说储能安全,昨天有一些同仁也讲过,储能安全是我们的根本,但是从设计端来看,尤其是大簇,我们做的光伏强配可以看到很多时候价格上参差不齐,换句话说在配置里面也是有很多可以商榷的地方。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如图,我们认为储能安全的主要问题来自于运维不专业,很分散。我们做光伏电站运维的同事,他们对光伏很了解,对储能了解吗?我认为很难说,可能对电气一次、二次的地方了解,但是本题的控制、安全和及时的防护措施,目前为止大家也能明白,其实还是有很多薄弱点。
    高电压、大电流。大储里面很多情况下还是基于1500伏的系统,有很多并联,这种并联情况下说白了大家心照不宣,这个地方确实存在着一些顾虑。未来发展方向比如像华为的解决方案,DC/DC端的引用,这块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未来这个问题一定会解决,甚至会相对完整地解决。
    多簇并联,木桶效应,强配中的“简配”,一段时间内用于户用和小型工商业,有人认为简单配点电池就可以了,满足电网验收要求就可以了,后面的安全一定是大的漏洞,这个漏洞如何处理?
    弘正的方案并不复杂,最早我们想尽可能减少簇的并联,通过高频低压的方案解决原来我们最担心的问题,比如并联的问题,比如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比如比较复杂的问题。户用产品里面安全电压设计,多级保护机制,工商业产品,独立单簇设计,单簇无环流。
    弘正也在做一些事情,目前为止我们正在自研EMS,也获得了相关验证。BMS真正户用端,PCS等都有了相关进展,有了3S的充分结合。原来我们看过韩国总结的东西,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韩国当时23起故障里面有很多问题涉及到储能电站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其次BMS、PCS、EMS之间无法协同。BMS对安全的防护和设置,和站在电器一次来看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BMS和PCS对同一现象的出现有双重保护,没有很好地配合,这个地方也需要3S多个参与方,一定要把这个东西结合起来,不能各自为战,不能各自站在各自角度上做这个事情,国内依然存在一些漏洞。IP等级不多讲了,生产全周期的追溯也不多讲,大家在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努力和进展。
    关于“储能贵,无法推”方面,昨天很多同行大篇幅的讲储能是贵的,太贵了,贵的无法推。我们现在经过市场调研,比如我们原来光伏渠道上沟通了很多,反馈了一个结论来看,大部分人谈“储”基本上第一印象就是贵,第二就是不安全。贵在哪里?我们认为在分布式强配这个概念里,我们要把强配的概念稍微放低一些。分布式强配如果你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容量的配置来看这个事情,那可能确实很贵,贵得不要不要的。反过来讲,如果把分布式削峰填谷、容量管理、动态增容等各个方面的东西,还有新能源消纳,以及“光储充”协同的时候,这个储能有可能是这里面产生价值最大的一部分,当然不是每个场景都能实现刚才的各个价值,但是在很多价值上可以共同实现的。我们通过EMS,或者是相关的数字化的技术,我可以实现多个价值在同一场景里的实现。
    我们认为,储能在部分赛道和理解上,我们要抛弃原来在光伏电站强配储能对储能的理解。我们在渠道端,在分布式这么大的板块市场上,有些时候比较“尴尬”。前两天我们去过枣庄跟一个做光伏渠道的同仁沟通,他上来沟通提到一句话,储能太贵了,强配怎么推得下去,大部分的是延续于对于光伏电站,对于风场强配去走的。其实这个地方我们认为各位同仁要把这个观念纠正过来,分布式里面的强配有可能是价值的多重体现。目前分布式止光伏、分布式光伏电站这几个板块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像调峰,类似于消纳不及时。换句话说,2015年我做过一个光伏电站,那是分布式光伏项目,那个时候在济南已经出现了气光,而这个消纳通过储能也可以实现它的价值。
    多重价值体现的时候,一定要基于我们的数字化和EMS。目前为止储能的EM是范围化的含义,可大可小,简单的EMS厂商无非把这几个简单的逻辑拿过来,根据时段和既有的策略做的事情,其实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认为,我们的EMS一定要兼容安全,兼容多重价值,兼容到我们的用户体验,兼容到后期用户的运维服务。唯有这块,我认为咱们的强配会给业界带来太大的风险。比如,为了图便宜做出很多让大家不齿的事情,我认为这是大概率事情,当然我们希望这个环境越来越好,通过一定的疏导和宣传,告诉未来分布式的玩法包括整县推进,有些方案是可以盈利的,甚至不会拖光伏电站的后腿的。
    BMS的优势不过多赘述,EMS我们希望把后端的运维,并且在EMS基础上,挖掘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光伏等VPP概念,这块都是EMS未来的出口或者增值点。
    我们希望把这个颗粒度做得更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渠道,不管是工商业储能,还是分布式光储,还是未来各式各样的小微网。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几个事情,不管是未来的户用光储,还是未来的工商业储能,平台一定是很重要的基点。分布式能源里面未来数字化技术是强配,这个强配的概念是未来我们的光伏、我们的储能如果没有一个足够的强大的平台支撑的话,我认为它是有短板的。这个短板来自于我们的用户可能不够专业,我们的运维团队不可能7x24小时永远保持特别清醒的状态。我们把这个地方放在平台上,放在云端,通过大数据来支撑它。我看很多同行都在做这个事情,我们希望在这个步伐上更进一步,我们通过三维的方式,数字孪生的方式,可以把每个电芯相关的参数,相关的状态实时地反馈给运维人员,反馈给后台的大数据。基于此,把这个东西做得更好,更细。
    基于EMS的分布式储能+客户需求,我梳理了一下国内未来对储能这块有哪些赛道,哪些人想做这些事情。大家很多都是做大储,做工商业的储能,做新能源储能,这些我们都在做,但是我们希望在分布式这个赛道上,服务于万千大众的赛道上给大家一些赛道。
    我们户用别墅的用户,去年碰到广东的同事,他反馈去年他们三四个人在广东大概推了一百多套别墅,虽然说国内储能价格太高,国内没有需求,我认为有可能站不住脚。我们跟建筑体系和零碳建筑、零碳社区都已经开始在做相关推进了,我在上海这个地方已经配合了几个单位针对整个区域零碳社区的配合,这就是它的应用场景。零碳家庭、零碳乡村、零碳社区,都在为“双碳”的实施、实践推出一些相关补贴政策和引导政策,我们都可以挖掘这块的需求。
    工商业也比较简单,除了分布式强配以外,很多园区跟政府沟通的时候,他们在机关想做一个“光储充”和微网,他们有很多诉求,所以这块储能之所以贵,可能贵在不知道怎么用,用在不对的场合或者是有人不太会用,把它浪费掉了,它是巨大的资源。微能源网、小微电网、碳中和建筑以及建筑领域最近一直在推的光储直柔,能源人站在能源角度看是一个考量,站在建筑这个板块,站在工业这个板块,其实想法还有很多,比如光储直柔,我们在碳中和建筑里面提到的储能的一些标准,没有储能拿不到相关的碳中和的加分项,有可能通过更大的成本实现这个价值。
    村级电站和变电台区储能电站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原来一直在建筑板块做了很长时间,渠道端也做了很长时间,先抛开大储项目不考虑,在分布式领域可能会有这样一些商业模式,供大家思考,不见得这个模式能到什么程度,但是在有些点上大家想想看看有没有共同的地方。目前为止,我们的户用光伏在全国推了很多,比如山东、江苏,密度很高。目前为止,变压器的容量已经不足以支撑光伏更多地接入,这块的接入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了刚需,谁能把户用体量拉起来,谁有可能占据这个市场。在座各位如果在这块有很多想法的话,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探讨。目前为止,在天津我们已经操作过类似的项目。我做一个类似的村级共享储能电站,增加光伏的安装量,由这个户用光伏安装的用户来为这个储能做一部分的成本疏导。同时,他还可以解决到了村里,很多用电质量非常差。举一个例子,大家做过村级的同仁可能清楚,到了春天的时候白天没有用电站的情况下,村里的电压220伏能跑到240伏以上,这个电容质量已经很差。
    像南网去年、前年通过招标做了一部分变电台区储能项目,200千瓦40度电,200千瓦400度电,由于受各式各样尖端负荷的影响,导致电质量明显下降,这个地方已经有现实的需求。
    整县推进,我们在相关产品设计里面,一个储能单元已经把光伏的接口,把充电桩的接口放进去,这些产品可以支撑在有些板块上进行支持。
    光伏+储能,微网大家耳熟能详,不过多赘述。光储直柔,建筑领域已经推了很多年,这个地方也在陆陆续续筹建过程中。虚拟电厂昨天很多同仁都讲过,我们未来对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储能,未来可以通过一定的聚合,做一个负荷集成商,做VVP电网辅助服务。
    第三,户用储能。
    不管海外还是国内的,“光储充”的场景都是有的。以上是相关的产品。国内户用的地方有很多需求可以做,有很多价值可以体现,我们需要挖掘。如图,工商业储能单个模块60千瓦120度电,特点是既为了方便现在的光储强配,未来也是VPP重要的节点,它实现的功能、相关的参数等等如图。这是整个行业的痛点,实际困难的过程有很多价值的体现。
    我的分享到这里,希望关心储能的,想在储能继续发展的,有些新想法的同仁大家可以随时沟通,随时交流,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仅作为参考资料,请勿转载!)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