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升级工程

发布日期:2022-06-23

核心提示:6月21日,金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
 6月21日,金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完善绿色能源消费体系。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加快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电力系统节能改造,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1+3”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强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争取建设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逐步扩大永昌县城清洁热电联产集中供暖范围,加快实施永昌县城及河西堡镇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积极配合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中段、西气东输四线工程。推动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加大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持续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升级工程。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基于碳捕集技术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化工产品线项目。力争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和消费比重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
 
原文如下:
 
金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金政发〔2022〕26号
 
永昌县、金川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中央、省属在金有关单位: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已经九届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金 昌 市 人 民 政 府
 
2022年3月9日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发〔2021〕62号),结合实际,制定该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省上要求。
 
到2035年,绿色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城乡人居环境更加整洁优美,产业集聚、幸福美好、文明精致、生态宜居、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金昌基本建成。
 
二、加快推进生产体系绿色升级
 
(一)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推动有色等行业率先达峰。加快传统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重点推进金川集团电解镍产品质量优化改造、铂族金属工业提升技术改造、金铁1号高炉技术改造等项目。着力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精尖、多元化”发展,加快推进金川集团3.5万吨电镀用高端镍盐、羰基镍及铂族金属原料制备二期、德通国钛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等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原材料行业符合规范条件动态核查,对全市尚未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两高”项目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强化技术攻关,提高工业废弃物资源集中处置能力,推进低镍高硫阳极泥及含铜含镍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金昌经开区管委会、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二)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着力推动高品质菜草畜产业链培育提升,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强化品牌建设,加快推进万头奶牛场、牛羊肉深加工、2万吨奶粉生产加工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蔬菜、畜牧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基地25万亩、设施农业2000亩。积极推进农业水肥一体化、生物有机肥使用等绿色生物技术推广应用,推动60万吨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建设。谋划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到2025年,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9%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三)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坚持新型服务业绿色发展与传统服务业绿色升级改造相结合,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绿色化水平。实施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加快规划建设“三大景区”,创建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2家以上,建设永昌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川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建设紫金云大数据中心工程,打造绿色数据中心,争取兰州新区至金昌高速网络链路建设,扩大通信骨干网络通道带宽,积极参与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实施商贸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积极推进供应链金融,大力发展设计咨询、科技研发等新型业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加快圆通速递金昌智慧园、粮食仓储物流产业中心、网络数字货运平台、河西堡工业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推动汽修、装修装饰等行业使用低挥发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引导酒店、餐饮从业者和消费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金昌经开区管委会,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四)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紧紧围绕“双碳”战略目标,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绿色环保产业,延伸发展光伏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电池产业,支持国有资本积极布局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领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生态环境修复、绿色产品认证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模式。鼓励公共机构带头推行能源托管服务。建成并网“十四五”第一批风光电开发项目,积极争取建设大型风光电基地,开工建设金川峡抽水蓄能电站,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着力建设“一基地、两区、一中心”。大力引进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项目,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供应及电池生产基地。争创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金昌经开区管委会、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五)推进园区绿色建设。科学编制实施永昌工业园规划、河西堡工业园拓展区发展规划,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和“2+4”产业链循环化发展。依托金昌经开区,优化功能配置,加快道路、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及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为重点,打造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核心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新材料产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河西堡工业园拓展区建设,加快园区中水利用、污泥无害化处理、智慧服务中心、拓展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推动金川区中小企业承载园区扩规增容,建设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创新孵化基地加工制造业集群项目建设。到2025年,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实现“七通一平”,专业服务功能基本完善,金昌经开区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金川区中小企业承载园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河西堡工业园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永昌工业园区进入全省省级工业园区十强,清河农业园区创建成为“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责任单位:金昌经开区管委会,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六)打造重点行业绿色供应链。鼓励金川集团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探索建立绿色供应链制度体系。逐步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用品,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鼓励行业协会提高行业供应链绿色水平,支持商贸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金昌经开区管委会、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三、完善绿色循环流通体系
 
(七)提升物流绿色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快件物流资源共享服务应用示范基地,实施金川集团河西堡工业物流园及铁路专用线等项目,着力提升物流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水平。推进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扩规增容,建设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区域现代信息化物流中心。进一步发挥金昌铁路综合性货场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航空货物运输、铁路货运,持续提升铁路公路运输通达能力。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提高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比例,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优先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支持物流、仓储企业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发展智慧仓储、智慧运输,加快推进10万亩特种食用玉米冷储、3万吨冷链仓储建设项目。逐步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用品,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邮政管理局,金昌经开区管委会,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进经开区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尾矿、冶炼渣、磷石膏渣、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电石渣、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等细分产业,实施冶拓25万吨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正弦波喷雾热解工艺处理镍冶炼渣、叶林环保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项目。建立城市矿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加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旧汽车、废旧铜材等资源回收利用力度,加快城乡垃圾分类体系分拣处置中心再生资源处置运营项目建设。培育新型商业模式,鼓励企业探索“互联网+再生资源”发展新模式,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在线交易平台,实现线上交废与线下回收有机结合。支持企业争取进入国家再生资源利用规范企业目录。到2025年,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93%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金昌经开区管委会,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九)提升绿色贸易品质。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开拓“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加强与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支持金川集团、八冶集团及宇恒镍网等企业开展资源开发、产能、装备制造和投资贸易对外合作。全力做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金昌片区建设工作,加快推动建设金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支持金川集团申报保税混矿项目。加强与兰西城市群、河西走廊城市群及内蒙阿盟地区的经贸合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金昌经开区管委会,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四、打造绿色消费体系
 
(十)扩大绿色消费规模。推动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落实绿色采购政策,扩大采购范围。积极推进绿色产品认证管理工作,深入发掘绿色优质产品,主动对接电商平台,扩大绿色产品销售范围。鼓励电商平台设立绿色农产品销售专区,特别是“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网上销售。鼓励大型商场、超市实施节能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创建绿色商场。鼓励企业参与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金昌经开区管委会,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十一)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到2025年市区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系统。扎实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全面落实对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禁限政策,有序推广应用塑料替代产品,加大塑料废弃物规范化回收利用和处置,开展塑料污染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推进过度包装治理,推进快递包装材料源头减量,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推动生产经营者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
 
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活动,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示范创建,积极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环境保护日等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金昌经开区管委会,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五、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十二)完善绿色能源消费体系。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加快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电力系统节能改造,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1+3”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强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争取建设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逐步扩大永昌县城清洁热电联产集中供暖范围,加快实施永昌县城及河西堡镇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积极配合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中段、西气东输四线工程。推动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加大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持续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升级工程。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基于碳捕集技术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化工产品线项目。力争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和消费比重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十三)强化城镇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市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改造,加大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加快推进市区智慧供水升级改造等项目。开展城区街景风貌改造,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推进城市生态绿地和景观廊道建设,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加快推进金昌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金昌市市区再生水蓄积循环利用等项目;因地制宜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实现城区范围内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将金川区打造成为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加强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健全医疗废物回收转运体系。力争到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十四)推进交通设施绿色化建设改造。持续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利用,统筹公路、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新型路面材料、智能通风、辅助动力替代和节能灯具、隔声屏障等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和产品,积极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空港,推进兰张三四线武威至张掖段、金昌机场改扩建、G30永昌县马营口收费站扩道改造、金昌(下四分)至山丹高速公路、永昌县(王信堡)到民乐(扁都口)高速公路、G312线永昌过境段改建、泉沟旅游公路、沿祁连山公路建设等项目。建设金昌航空产业园,发展通航产业、路衍经济,进一步推动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服务区、客运场站等枢纽区域建设充电桩站。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积极推行地上多层、地下筒式智能立体停车场,规划建设或改造停车场约20个、停车位约50000个。(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十五)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合理确定开发强度,积极推动城市建设留白增绿,实施环路带状公园绿地、绿化改造工程。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加快推进城市内涝治理、部分社区及城中村供排水工程、永昌县供水及雨污分流管网提升改造、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等项目。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建立健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机制,发扬社区绿色文化。推动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争到2025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70%。继续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和农村人家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宅治理提升、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改善,实施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自然村组道路建设、农房抗震改造、清河片区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工程,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村庄环境。(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六、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十六)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聚焦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依托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级镍钴新材料创新中心,推动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孵化器、镍钴资源综合利用专业众创空间、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加快建设羰基金属材料实验室、奶牛体外胚胎生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支持金昌经开区打造绿色创新支撑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力争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全省前列。(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金昌经开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十七)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以“2+4”产业链科技创新为重点,深入推进市企科技合作,建立多元科技投入机制,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落实厅市会商合作机制,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加快建立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和领军人才,建强重点产业链专家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五年翻一番。依托金川集团和龙头企业,争取设立全国新能源锂电产业联盟,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加盟,合作攻关技术难题,产学研一体推进新能源锂电产业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培育省级成果转化示范机构。支持金川集团等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创建产学研联盟,争取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七、健全绿色法规政策体系
 
(十八)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制定出台《金昌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强化执法监督,依法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问题。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动员广大社会群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推行生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推进生态环境损害依法索赔。(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等)
 
(十九)完善绿色收费价格机制。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制定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办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建立健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严格落实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阶梯电价以及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电价政策。继续落实好居民阶梯电价、气价、水价制度,完善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水务局等)
 
(二十)强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和预算内投资、甘肃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建设。全面落实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税务局、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等)
 
(二十一)打造绿色金融配套体系。加大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力度,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鼓励金融机构将绿色产业项目纳入绿色金融债券支持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金昌中心支行等)
 
(二十二)健全绿色标准、绿色认证体系和统计监测制度。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农业等领域开展节能低碳、绿色环保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服务,培育一批专业绿色认证机构。积极推进有机产品示范区创建活动。加强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统计监测,开展数据综合评估分析。强化统计信息共享,加强部门间数据联通。(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等)
 
(二十三)培育绿色交易市场机制。积极争取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水权市场改革,参与水权交易。(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等)
 
八、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二十四)压实工作责任。县区、开发区及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督促落实,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市发改委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二十五)加强交流合作。县区、开发区及各有关部门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碳”战略等政策机遇,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领域的政策制定、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提高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十六)强化宣传引导。县区、开发区及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深入宣讲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讲好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故事,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资源等方面的负面典型,营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良好氛围。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