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推不动的换电产业,终究是“伪风口”?

发布日期:2022-03-15

核心提示:此前,吉利控股发布公告称,将计划投资3亿元,与力帆科技共同出资建立合资公司。以该公司为基础,吉利也将会推出全新的换电出行
 此前,吉利控股发布公告称,将计划投资3亿元,与力帆科技共同出资建立合资公司。以该公司为基础,吉利也将会推出全新的换电出行品牌,并且计划于2025年在全国超过100个城市的范围中建设5000多座换电站。

 

 

从2020年受政策支持入局换电产业后,这算得上是吉利动作最大、目标最明确的一次投资行为了。结合2021年2月份,吉利换电站正式入驻重庆高速后的市场反馈,不难看出经过短暂试水后,吉利正在逐步将换电划入核心业务范畴。

 

 

只是,随着换电站成为国家政策层面所引导的“新基建”项目,换电模式成为新能源汽车新风口,各大车企和电池厂商纷纷跳入换电产业的赛道,也引发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

 

 

尤其是被视作国内换电模式标杆的蔚来,尽管在全国拥有700多座换电站,同时也有着行业领先的服务质量,但长期以来的商业表现始终保持着中规中矩。而且最关键的是,当前的换电模式,仍处在对市场消费习惯的培育过程之中,距离大面积普及依旧很遥远。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一句:受政策引导而形成的换电风口,是否会成为终将被时代“证伪”的伪命题?

 

 

桎梏依旧,换电产业深陷C端困局

 

 

其实早在十年前,换电产业就已经由国家电网牵头,进行了初步的落地尝试。

 

 

彼时,正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的阶段。为了缓解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对配电网络和土地资源造成的压力,国家电网高调推广换电模式,尝试打造以换电为主、充电为辅的商业体系,来达到“削峰填谷”的目标。

 

 

只不过在当时,市场普遍对新能源汽车能否被消费群体所接受存在疑惑,上下游供应链对换电模式缺乏积极性。同时,基于汽车产品的溢价属性,消费群体很难接受动力电池与整车在私有财产概念上的分割,最终也就导致这场落地尝试不了了之。

 

 

如今十多年时间过去,在政策和补贴的刺激下,不仅有东风、上汽、北汽、长安等央企的主动配合,以蔚来为首的造车新势力,小鹏、哪吒等车企也纷纷跟进换电产业的铺设。甚至在天眼查的投资信息中,能够发现主营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近两年来也持续投资相关企业,加入到换电的赛道中。

 

 

被政策和补贴送上风口的换电产业一片欣欣向荣,换电模式也解放了车主的驾驶时间,本质上推动了行业的“时空优化”。但在车智驾看来,曾经限制换电模式的两大桎梏,却似乎依旧存在着:

 

 

一、现有的消费习惯和商业环境,还没有完成对消费群体的培育。

 

 

尽管经过2016年前后共享经济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和洗礼,大部分国内消费者已经逐渐摆脱了财产完全私有化的观念,也开始接受了“车电分离”的购车方式。但整体而言,接受了观念,并不代表能够产生直接的购买行为,换电版车型的销量也没能达到足够乐观的数字。

 

 

同时,建立在“车电分离”基础上的换电模式,所延伸出来的电池租赁行业还不成熟,正在成为拖后腿的存在。

 

 

目前电池租赁市场中普遍存在两种模式,一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将电池打包售卖给消费者,本质上仍是一种销售模式,大部分都是不支持换电模式的;二是类似蔚来的电池终身租赁模式,消费者只拥有电池使用权,通过每月缴纳租金来换取电池租用服务。

 

 

在多年的实际应用中,蔚来已经证明了终身租赁模式要更加匹配换电产业的推广,但维持该模式离不开渠道和资金的支持,对品牌力较弱的车企而言是较为困难的。

 

 

二、这也是最核心的因素——无论是十年前还是现在,动力电池始终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所有的标准化服务,都是建立在统一规格和尺寸的基础上。但现如今的动力电池,不同品牌研制的产品,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型号与规格,甚至是同一家厂商生产的电池,不同批次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现如今主流的动力电池,大致可以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不仅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性能和规格差异,各自的延伸产品也都各不相同,无法互相替换。这也导致了,即便换电站数量增多,车主仍然只能局限于品牌专供的换电站,进而导致“换电5分钟,排队1小时”的尴尬情况。

 

 

不过对于统一购买、同一规格的B端企业用户而言,反而并不存在问题。相比C端个人用户各不相同的品牌和车型,货车、卡车等商用汽车,本身就具备标准化服务的优势,也是当下换电产业的主要方向。

 

 

当然,任何风口的出现都不是毫无道理的,换电模式重新崛起,自有产业逻辑上的支持。除了表面上被消费者和投资者所理解,内里,还是换电模式为新能源体系带来了多方位的革新。

 

 

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换电产业仍然具有着难以取代的优势。

 

 

“时空优化”,换电模式未来可期

 

 

在现有电池技术和充电模式下,换电模式的本质更加接近于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优化。车智驾认为,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增强用户体验。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在去年节假日中,为了排队充电被堵在高速服务区几个小时的电动汽车。还有那些,因为夏季冬季电池续航受到温度影响,里程缩水导致车主不敢开空调的事例。

 

 

尽管各个地区都在不断增加充电设备的基础建设,充电柱也早在几年前就加入国家基建项目,但是由于目前插充技术还存在局限,充电速度过慢,导致了充电设施始终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不断被放大的续航焦虑,也是电动汽车被称作“电动爹”的直接原因。

 

 

而采用换电技术后,不仅能够有效缩短电动汽车在补充能源环节消耗的时间,更能够让电动汽车实现类似于燃油车快速加油的便捷充能服务,让电动汽车适用于更高频充电的长途场景。

 

 

同时随着电池的拥有权回归电池厂商,在电池技术更迭、产品设计升级之后,消费者也省去了升级电池所需要支付的昂贵二次消费。实现真正的“车电分离”后,购车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进而刺激销量。

 

 

2.降低车企成本。

 

 

动力电池于电动汽车而言,可谓是“心脏”般的存在,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作为整车制造中最关键的一环,近些年来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电池厂商的供货量普遍下降,无可避免地出现了“电池荒”。

 

 

为了避免被卡脖子,许多车企都开始布局动力电池研发,这也意味着车企要同时面对时间和资金的双重成本压力。而且基于解决消费者里程焦虑的痛点,对动力电池的选择也会更倾向于性能更高、安全性最好、也更加昂贵的类型。

 

 

而在换电模式下,动力电池的研发、制作,甚至于后期的维修和保养成本,都会转移给电池制造厂商。尽管这一环节中难免存在不少的租赁成本,但相较于插充模式,车企能够节省更多费用。

 

 

同时,没有了固定电池的搭载,整车的车辆设计也能预留更多的能效空间,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3.缓解电网负担。

 

 

可以肯定的是,国内的电力产能虽然是充足的,某种程度上还会保证有足够的冗余,但绝对达不到过剩的地步。

 

 

这一点,从去年刚进入冬季的时候,由于用电量猛增,为了维持电力系统平衡不得不对部分工厂拉闸限电就能看出。在此基础上,大量的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后,电网的负担也会迎来一场新的挑战。

 

 

插充式充电的场景,大都集中于消费者居住地附近,而且充电的时间也会和夜晚居民用电高峰时段产生重合,进而冲击供电系统的稳定。

 

 

换电模式下的充电场景,则是集中到了各个换电站之中。不仅相比插充式充电节省了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功率消耗,电池充能时间也变得更加可控,能够有效避开夜间用电高峰,释放更多日间用电。

 

 

诚然,换电模式对时间与空间、资源与效率的优化效用,正在加速政策体系的完善,以及应用市场的推广。但无论如何的未来可期,至少在当下,都还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镜花水月,尚需时间积累。

 

 

况且,换电产业想要全面推广,还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成本约束,氢能源“弯道超车”?

 

 

在商言商,无论换电模式的前景如何,终究是难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成本。

 

 

根据最早入局换电产业的北汽新能源透露,单从建设成本计算,一座换电站的花费,大约在500万-1000万元之间。而且,想要保证换电站的正常运转,针对每辆汽车都必须维持1.5块以上的电池储备,这也意味着,以每天200次的换电频率,光是储备电池的费用,预计要额外增加150万-300万元左右。

 

 

此外,还需要计算在“电池荒”影响下,高性能动力电池的价格持续走高,维修、养护的费用也随之上涨。这还是建立在,不考虑电池自燃等意外因素引发风险的前提下。

 

 

与之相应的,却是极为漫长的回本周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1000万元级别的换电站,没有5年以上的持续运维投入,很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除了高昂的成本在排斥着实力较弱的企业,随着发电技术的不断迭代,包括换电模式在内的所有锂电池体系,也迎来了“老对手”的持续追赶——氢能源。

 

 

氢能源汽车并非通过燃烧氢气,以类似于燃油发动机的模式来换取动力,而是通过氢能发电,来为电机系统提供动力。该技术,早已经在火箭助推器等高端科技领域,有了足够的应用基础。

 

 

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氢气重量极低,氢能发电系统取代沉重的锂电池后,能够极大减轻整车重量,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提升续航里程。再加上,氢气充能的时间甚至比加油更短,续航能力也更强,几乎能够一举解决目前制约电动汽车的所有焦虑。

 

 

当然氢能源也不是没有缺陷的,毕竟由于氢气的特殊性,常用的运输管道铺设成本动辄就是十几亿起步,成本高得离谱。采用气罐车等地面运输方式,也同样面临着投入高回报小的局面。

 

 

不过,亚洲整体的氢能源制取和综合应用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中国更是居于为首的第一梯队之中。在即将到来的冬奥会中,就已经启用了氢能源客车,并且在北京部分区域建设了多个加氢站,为各类氢能源汽车提供服务。

 

 

同样是由国家政策扶持,也有国家层面组织进行的基础设施搭建,氢能源的行业前景,或许并不小于正在成为“风口”的换电产业。

 

 

“时代变了”,带来了换电的复苏,市场自发地进行了换电模式的重新解构,也为换电赋予了储能的意义。但在这场新能源变革大局之中,最终答案仍然藏身于迷雾里,等待着更多的探索,也期待着来自时代的共振。

 

 

至于换电风口是不是伪命题,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